為了前元管道在工程安裝使用中做到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凡使用前元管道的工程,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對前元管道的技術性能、特點、安裝方法,與施工方進行技術交底,并簽字認可,留檔備查。
本“技術交底書”是在《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施工手冊》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81:2005)和《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的基礎上,進行了歸納、摘要,并結合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材的特點,對安裝操作中的要點部分作了強調。凡技術交底書未涉及內容,一律按《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81:2005)和《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執(zhí)行。
1、溝槽開挖
1.1 溝槽寬度及深度
① 當管徑dn≤500mm時,管道每邊凈寬不宜小于0.3m;當管徑dn>500mm時,管道每邊凈寬不宜小于0.5m.
②嚴控溝槽開挖基底高程,不得擾動基底原狀土層;自O計標高0.15m-0.2m的原狀土層,應在鋪管前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如遇超挖或發(fā)生擾動,必須用最大粒徑小于40mm的沙石回填,并夯實至95﹪最佳密實度,嚴禁雜土回填。
③槽底應平整無堅硬物體,對一般土質,應在管底以下原狀地基或經夯實的地基上鋪一層100mm的中粗砂層。
④溝槽開挖深度不宜低于D+0.7m,管道穿越鐵路及高速公路等路堤時需加套管,套管的設置需符合《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81:2005)及《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等相關規(guī)定。
⑤溝槽開挖必須同時符合《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81:2005)的相關規(guī)定。
⑥埋地管道在水平向或垂直向轉彎處、改變管徑處、三通、四通、彎頭和安裝閥門部位,應根據管道系統設計內水壓力計算管道軸向推力。當其軸向推力大于管道外部土體的支承強度和管道縱向四周土體的摩擦力時,應在管道相應部分澆筑混凝土止推墩。止推墩可按相應管道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計算。止推墩的設計計算和構造要求可參照CECS17:2000《埋地硬聚氯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的有關條文。
2、支吊架間距
2.1立管支架間距應滿足立管垂直度的要求,支架間最大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dn≤200mm時,最大間距不得大于2.4m;
②dn>200mm時,最大間距不得大于3.0m;
③多層房屋內每層不得少于一個支架,與樓面的距離不宜小于0.6m;
④立管上連接彎頭、三通、四通、異徑管等管件部位及閥門、水表等管道元件處必須安裝支架,支架宜安裝在管道接頭和管道上安裝管件的下方。
2.2水平橫管吊架(托架)間最大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dn≤200mm時,最大間距不得大于1.6m;
②dn>200mm時,最大間距不得大于2.5m
2.3 設計或業(yè)主對間距另有要求的,按設計或業(yè)主要求執(zhí)行。
2.4 管道不能與支吊架直接接觸,需采用厚度不低于2mm的橡膠墊進行隔絕。
3、管道組裝
3.1工程斷管
①斷管使用機械方式進行斷管,如:手動無齒鋸、手提式切割機等工具。
②對所需管材長度進行定尺,從管材端口開始,向前量取定尺長度,沿管材四周劃上記號,使用無齒鋸沿記號切割,切割應平整。
③工程斷管必須使用我公司的專用加熱器和封口環(huán)對斷管處進行封口處理;
④封口處要求封口環(huán)與管材端面密封好,不允許有間隙;
3.2去氧化層
①用記號筆在被連接的兩根管材上劃承插深度記號,記號要清晰醒目。
②管材承插長度內表面氧化層刮削前,應使用清潔毛巾或抹布將管材表面污物去掉。
③用手刮刀或機械刮刀對標記內的焊接表面刮削,以去掉管材表面氧化層,刮削厚度為0.1mm-0.2mm;刮削時,應均勻刮削管材四周,面面俱到,不允許漏刮;刮削層長度應超出劃線處2~5mm,以利自查及監(jiān)理監(jiān)督檢查是否刮削。
④管件內壁由于布有銅絲,一般宜采用手工刮削。如大口徑管件采用電磨機打磨時,只能選擇軟磨片輕輕打磨。
3.3清除殘渣
①刮去氧化層后,要用清潔抹布或棉紗做好管材、管件刮削區(qū)域的內外表面的清潔,不允許有泥、油、磨削殘渣等贓物附在表面。抹布在使用中弄臟時,要及時用清水洗干凈才能使用。
3.4晾干
②管材承插連接件前,應保證管材、管件連接面是干燥無水漬的。如未晾干,焊接時易產生氣泡,將嚴重影響熔接質量。
3.5裝配管件
①按照待裝管線走向,將管材擺正,然后插入電熔接頭。管材外壁與管件內壁之間的縫隙不能超過2mm。
②可用木錘輕擊電熔接頭端部四周,將電熔接頭敲擊至標記處為止,裝配時嚴禁敲擊電源接線柱。
③管件(如直接件)一頭裝好后,將另一根已去氧化皮且做好了清潔的管材插入管件。如配合稍緊,可用木錘輕擊,管材的標記處應正好進入管件端口;
④在承插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將管材插入超過標記線,則應敲擊管件退回至標記線;
⑤當管材規(guī)格為dn50~dn200mm時,一般用木錘或榔頭敲入;dn250~dn500mm大口徑管材應采用扶正器、手搖葫蘆(拉緊器)輔助承插到位。
3.6調整
①管件裝配后,應對管線的同心度、水平度進行調整。
②用目測的方法,站在離管件較遠的位置(至少兩根管材長度的距離)進行觀察,管件連接處的水平度一般不超過15°,過大時應進行調整。
4、管道焊接
①接電源
l 50mm≤de≤250mm時采用HTE-6B焊機,外接電源為380V,50mm≤de≤400mm時采用HTE-9C焊機,外接電源為三相380V;de﹥400mm時采用HTE-16B焊機,外接電源為三相380V。為了減少線損,一般情況下,焊機電源線采用不低于6m2的電纜線。
②焊接前檢查
管材、管件內、外不能與水接觸。如溝槽或管道內有水,應將水清理干凈后方可進行焊接。
③調整參數
焊接時,因天氣、配合間隙材料差異造成影響時,應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參數調整;如在焊接過程中出現異常(如電壓突發(fā)連續(xù)下降),則需暫停再作處理;如不能完成整套焊接參數,則需報廢管件重新焊接。
5、管道回填
5.1埋地管道的全線回填必須遵循“先試壓后回填”的原則。
5.2在密閉試驗前,除接頭部位可外露外,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密閉試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其余部分。
5.3溝槽回填應從管道兩側同時對稱進行,確保管道不發(fā)生位移。
5.4從管底基礎到管頂0.5m范圍內,必須人工回填,嚴禁機械回填。管頂0.5m以上范圍內采用機械回填時應從管軸線兩側同時均勻進行,并夯實碾壓,不得帶水回填。
5.5 管頂以上0.5m范圍內,管頂上部回填土密實度不應小于85﹪,管頂上部兩側不應小于90﹪;也可按道路或地面要求的密實度進行回填,但不宜小于80﹪。
6、其他規(guī)定
6.1暗敷墻體、地坪面層內的管道不宜采用絲扣或法蘭連接。
6.2管道安裝過程中,斷管后必須使用專用加熱器和塑料封口環(huán)對管斷面進行封口處理。
6.3管道宜采用相同壓力等級的管材連接。
6.4管道采用專用電熱熔焊接設備進行連接,嚴禁明火加熱。
6.5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常,一般應為380V±10%的范圍內,在野外施工應配備相匹配功率的發(fā)電機進行電源供給。
6.6管接頭焊接過程中,管材、管件內、外不能與水接觸。如溝槽或管道內有水,應將水清理干凈后方可進行焊接。嚴禁雨雪天焊接。
6.7管接頭焊接過程中和冷卻時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不得移動、轉動接頭部位及兩側管子;對焊接的管道不得擾動。焊接后冷卻時間與管徑大小及氣候條件有關,一般在4~8小時。
6.8現場焊接前,應預先進行各規(guī)格的焊接參數驗證試驗。如不能確保焊接質量的,則應調整參數直至合格。
6.9工程管道安裝,必須分段進行水壓試驗,試壓合格后方可繼續(xù)下一段管道安裝。
6.10當日安裝當日焊接,嚴禁隔夜焊接。
6.11安裝焊接時將管材兩端堵上,避免管道內通風。
7.管道系統試壓
7.1試壓一般規(guī)定
①工程試壓應分段進行試壓,分段試壓的長度以500m-1000m為宜,管道系統含有管路元件的分段試壓長度以200m-500m為宜。
②試壓前,埋地管道管頂人工回填土層不應小于0.5m,連接頭須外露,便于檢查。
③試壓前應檢查設置的止推墩、支墩和錨固措施是否達到承載力要求。
④試壓前應進行不少于12h的充水浸泡,如發(fā)現外露連接處有滲漏,應及時處理。
⑤管段端頭支撐擋板應牢靠,嚴禁松動崩脫,不得將閥門作為封板。
⑥水壓試驗前必須確保管道內空氣排凈。
⑦工程分段試壓,可用焊接電熱熔法蘭進行封堵,封堵使用的盲板厚度應不小于國標法蘭厚度。
⑧當采用彈簧壓力表時,其就精度不應低于1.5級,量程范圍宜為試驗壓力的1.3~1.5倍,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50mm。
⑨試壓管段不得包括水錘消除器、室外消火栓等管道附件;試壓管段包含的各類閥門應處于全開狀態(tài)。
7.2水壓試驗:埋地給水管道應進行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非埋地管道可只進行強度試驗。
1.強度試驗
①靜水強度試驗壓力應為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應低于0.90MPa;穩(wěn)壓時間不低于1H。
②緩慢地將試壓管道內水壓升至試驗壓力值的50%,穩(wěn)壓15~30min,檢查管線狀況。
③在穩(wěn)壓期間沒有異常情況,可繼續(xù)注水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值后,保壓30min。壓力下降不超過0.05MPa,則強度試驗結果合格。
2.嚴密性試驗
①嚴密性試驗壓力為管道工作壓力的1.15倍,穩(wěn)壓時間為2H.
②管道強度試驗合格后將管道壓力緩慢下降至嚴密性試驗所需的壓力值,檢查管線狀況。
③在穩(wěn)壓時間內,壓力降不超過0.003MPa,則嚴密性試驗合格。